发布时间:2014-10-16 浏览次数:1,483 次
10月13日《首都建设报》2版
本报讯(记者 夏晖 杜兰)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9月26日至9月30日进行了联合调试、试水运行,目前已经具备了通水条件,静候“南水”水源的到来。“南水”进京后,郭公庄水厂处理原水量将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日供水能力最终将达到50万立方米,可供500万居民一天生活用水,城区总日供水能力将从322万立方米增加到372万立方米,可大大缓解中心城区特别是城南地区供水需求压力。
“南水”进京后,每年可给北京市民提供1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源。郭公庄水厂以南水北调原水为水源,是北京城区最先接纳“南水”的水厂。一期工程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工程包括引输水工程、净配水厂工程及配套工程,新建输水管线4.6公里,将原水从南水北调南干渠郭公庄分水口输送至水厂。负责项目施工的市政路桥市政集团项目总经理岳仁峰说,跨越1277公里,路经700多个村庄,南水北调工程无疑是一大壮举。但要保证北京居民喝上放心水、甘甜水,却还需要水厂下一番大功夫。
“眼前这个就是炭吸附池。”岳仁峰告诉记者说,“这是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之一,经过常规处理后的水进入炭吸附池后,活性炭就可以对水中的杂质进一步吸附。现在我们正给这个大‘炭包’洗澡,这样可以保障未来南水北调进京水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因为水处理设施不够洁净而受到污染。”
除了炭吸附池,郭公庄水厂还采取了一系列先进工艺来确保水质,紫外线消毒、膜处理等深度处理工艺被广泛使用。建成后的郭公庄水厂将是国内采用膜处理技术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厂。“我国北方的水质普遍偏‘硬’,但南方的水质则相对较‘软’,所以,经过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将会成为适应本市市政管线和市民口感的自来水。”岳仁峰说。
记者获悉,郭公庄水厂原本需要三年的施工工期,实际仅用了一年半就已具备了通水条件。一期工程竣工通水后,将改变北京城区水厂分布的格局,大大提升首都供水安全保障。
□新闻现场
“南水”进京后须过四大“关卡”
郭公庄水厂的主要水处理构筑物分成四组,南北系列对称分布,“南水”进京须先过这四大“关卡”。
第一组为格栅间、集水池、提升泵房;第二组为进水井、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井;第三组为机械加速澄清池、膜池、主臭氧、炭吸附池;第四组为清水池、吸水井、配水泵房。
12个大碗加速澄清
记者看到,水厂机械加速澄清池车间由12个碗状澄清池构成,每6个为一系列,分列于厂区西部的格栅间和提升泵房南北两侧,是自来水常规处理的重要设施,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自来水集团郭公庄水厂建设办公室工程部部长张周强介绍说,每个澄清池直径为29米,深8米,池体容积2979立方米,澄清池分别由总净水管道、叶轮搅拌器、混凝箱、分离蜂窝式斜管组成,“南水”由总净水管道进入到中央区域,我们在中间区域加入絮凝剂,通过叶轮搅拌器搅拌,使“南水”与絮凝剂充分反应后,水中的絮状物及泥沙就会被分离出来,之后再通过蜂窝式分离斜管,泥沙与絮状物自然沉淀,上部清澈的水就会进入到下一个工艺。
炭砂滤池吸附色、嗅、味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水厂机械加速澄清池车间一侧的炭砂滤池,也是“南水”净化的另一个重要过程。炭砂滤池共有24组48个滤池,每12组为一个系列,是郭公庄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的主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有机物和难以沉淀的杂质,去除水中的色、嗅、味,确保“南水”调出“北京味儿”。每组炭砂滤池长14米、宽8米、高近6米,滤板上铺有1.2米厚的石英砂和0.6米厚的活性炭,整个水厂共需使用8000吨石英砂和720吨活性炭,“南水”经过炭砂滤池时,会通过碳砂过滤渗透到位于滤池底部的收集水池,为下一步的深度处理做准备。张周强说:“郭公庄水厂使用的活性炭,每年将更换三分之一,三年将全部更换一次。”
保障水质打出“组合拳”
“创新性采用活性炭和石英砂叠加式一体化净水处理工艺,不仅提高了水处理效率,确保了出厂水水质安全优质,而且节省了占地,节约了投资,达到了技术性与经济性的最佳组合。”张周强介绍说,郭公庄水厂还首次在国内运用了超滤膜与紫外线消毒组合工艺,采用了预加氯、预臭氧和预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多道前置处理工艺,根据江水来水水质情况,组合水处理工艺,提高了应对原水水质复杂化的能力。像预臭氧和预投加粉末活性炭预处理工艺,可根据来水水质情况,有多种组合方案。“南水”经过层层净化处理之后,将汇总到清水池,最后由配水泵房将自来水输送到城区的供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