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修路建桥的“拼命三郎”——记全国劳模沙仲达

发布时间:2014-01-07 浏览次数:1,433 次

劳动午报  人物专版

修路建桥的“拼命三郎”——记全国劳模沙仲达

本报记者 边磊 通讯员 周舜 任江博
 

  ■他,21岁入行,师从全国劳模鲁宗祥,在建筑施工一线摔打磨练35年;

  ■他,两次主动请缨参加什邡、玉树援建,危险与困难面前,冲锋陷阵;

  ■他,说工地就是战场,工程就是使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战旗高高飘扬;

  ■他,就是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一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沙仲达。


 

【探访沙仲达】


 

  在项目部,沙仲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沙”。他性格豁达开朗,工作起来一马当先,在他手下干过的兄弟,都说他是“拼命三郎”。从21岁干上市政,沙仲达就与道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师承全国劳模鲁宗祥,沙仲达在施工一线一干就是30多年。北京万泉河立交、四丰立交及丰北路改扩建、彩和坊立交、展西路、香山南路以及北京奥运场馆等多项重点工程都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

  什邡援建,他是第一批率队奔赴灾区的;玉树地震,他未得休息直接转战雪域高原,为藏族同胞重建家园;现在,他又接受企业重托,远赴山西,承接三项大修工程和山西太原道路工程建设。接受采访时,他总是反复说着同一句话:“事情都是大家伙一起干的,多写写我们的职工。”

师出名门 学有所成

  1978年,21岁的沙仲达开始参加市政工作,拜师全国劳动模范鲁宗祥。从此,他在施工一线一干就是30多年。入行初期,他如饥似渴地向老劳模学技术、学管理,在长期劳模精神的浸染下,他不仅学到了施工生产的真本事,而且渐渐继承了老一辈市政人那种爱岗敬业、吃苦奉献的光荣传统。

  经过20多年的勤学苦练,1999年,沙仲达从师父手中接过“帅印”,独当一面,开始带领项目部南北征战,先后承建了北京四环路、广安大街、万泉河改扩建、四丰桥、丰北路、展西路以及彩和坊立交桥等多项市政重点工程。

  多年的路桥施工中,作为领头羊,沙仲达在项目管理中格外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努力将项目部建成施工技术创新的基地和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主战场。比如,在四丰立交1号匝道桥施工中,项目部采用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技术进行试验段施工,这种工艺在北京是首次应用,且在国内都十分罕见;丰北桥Z7匝道桥横跨西四环主路工程中,主跨钢梁采用了无支架施工,并实现了“161米跨度、70.5米大跨径”钢梁的成功吊装,也同样成为北京市第一次采用的新工艺。

  一项项技术创新,让沙仲达和他的项目部一次又一次赢得业主单位的信赖和好评,更重要的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一个个精品工程不断诞生、一项项荣誉奖励同样纷至沓来,所建工程分别荣获过“市政基础设施长城杯金质奖”、“中国市政工程金杯示范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等重量级大奖。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和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

援建什邡  不顾艰险

  “一定不辜负首都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当地人民的期望,要向灾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载着北京市政人对灾区同胞的厚爱,沙仲达率领项目部作为北京对口援建四川什邡的第一批队伍,开赴灾区,并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抢修灾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战斗中。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所在的项目部先后承接了七项市政道路工程,总造价超过3.4亿元。

  援建的日子,是艰苦的,也是危险的。大地震之后的什邡,千疮百孔,一片废墟,路旁山上到处松动的石头,随时都有滚落伤人的可能。没时间顾及这些,工程就是责任,工期就是命令。危险面前,沙仲达奋不顾身,一马当先,白天跑工地、盯现场,晚上碰头会、定方案,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以实际行动鼓舞着项目职工的斗志,同时更践行着“全国劳模”的涵义与价值。长期地在危险中穿梭,终究没能让他一直幸运下去。一次,他从工地回来的路上,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导致左腿骨折,伤口一次缝合了二十八针。即便如此,沙仲达的心思仍时刻离不开工地,钢板植入手术后仅草草修养了一段时日,便强忍着疼痛回到了什邡援建一线。带伤上阵指挥,这种超人的毅力不仅成为职工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更是赢得了业主、监理,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家不禁对这位硬汉经理肃然起敬,更为北京市政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夸赞有加。

  沙仲达带队伍、管项目,不仅敢打善拼,而且细致入微。援建施工中,他始终坚持“北京标准,北京形象”,一方面在生活区、施工区构建企业文化、文明施工标识,另一方面苫盖土方,及时清理出入口渣土,确保周边环境卫生,让当地百姓见识了北京施工队伍的风采。

  灾难面前,大局为重。在出色完成自有任务的同时,沙仲达还不计成本地应邀增援兄弟项目的突击抢工。大义之举,让人们在危难关口看到了当代劳模精神的伟大。

转战玉树 攻坚克难

  “一定高标准完成援建任务,帮助玉树人民早日重建家园!”什邡援建,征袍未脱,2010年的青海玉树又传来地震的消息,“让我们去吧,我们有援建的经验!”

  在玉树高原,他是北京援建队伍里年纪最大的项目经理,也是唯一一名从什邡援建结束后没经过休整,直接转战玉树的北京援建者。“其实,谁都想多些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谁都想在条件好的地方工作。选择玉树,与责任有关。”

  没来得及休整喘息,沙仲达再一次披挂上阵,扛起援建玉树的大旗,带领队伍奔赴平均海拔3700多米的雪域高原。

  这次任务,难度超出了沙仲达的预期。一方面因为工程量大,建设项目包括12条道路,总长约25.87公里,工程造价逾10亿元。同时,施工条件异常恶劣,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紫外线强,许多人一时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高原反应。

  然而,面对异常艰苦的条件,沙仲达和市政集团的战友们并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喊出了“高寒不减斗志、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困难不挫信心”的豪迈口号。“援建工程是政治任务,作为劳模,更要不辱使命,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援建工程。”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沙仲达时常这样要求自己。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援建期间,因援建项目多,地点分散,施工战线长,沙仲达每天都要在各个施工点之间奔波,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挥解决现场遇见的各类困难。连续十几个月,他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往现场的路上,没日没夜,奔波操劳。由于环境的恶劣和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原本身材高大魁梧的他,那段时间,明显消瘦苍老了许多。

  然而,身体这时候似乎已经不是他关心的重点,工程在他看来才是第一位的。一天,身边的同事偶然间发现他在吃止痛药,一问才知道,在什邡受伤的左腿,植入的钢板本来应该半年后就取出来,可是因为援建任务太紧迫,他硬是拖了两年多。同事了解情况后,实在忍不住看着他那么痛苦,硬逼着他回北京做了钢板移除手术。

  在沙仲达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北京市政集团一公司玉树援建项目部,被青海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获得北京前指大会战一等奖、质量月优秀工地等光荣称号。

亮剑山西 再续辉煌

  2013年初,沙仲达担任道路施工处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市政集团一公司道路施工处一举在市内承接了三项大修工程和山西太原道路工程。同时,玉树援建工程正处收尾阶段,沙仲达经常是从北京到太原一天一个来回,隔三差五飞一趟玉树。尽管多地奔波,但同事们从来看不出他的倦意,大家调侃地称他为“铁人”。

  8月,公司接下长治道路项目,沙仲达又主动请缨,一头扎向了山西。眼见这将近一个亿的工程,他如获珍宝,精气神一下子提过了头顶。项目部上下在这劲头的带动下,虽是远赴外埠,但仍各个生龙活虎,斗志不减。

  面对新环境,沙仲达始终保持着向师父学艺时的态度,多学习、勤思考,以最快的速度全方位熟悉情况。同时,他乐意与各层级的员工打交道,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从不打官腔、摆领导架子,总能与大伙儿迅速“打成一片”。因此,职工们的大事小情都爱和他念叨,而他更像是大家的“老大哥”,项目部的“家长”,把每个人的困难、心事都装进脑子里、记在心坎上,尽一切可能地为大家排忧解难。


 

 

【对话沙仲达】

 

铁汉也柔情


 

  作为一个坚持在一线工作35年的老市政人,除了自己努力,带好项目职工也是沙仲达的责任之一。这位工作中拼命的铁汉,面对职工,却又非常细心,总展现出柔情的一面。

  记者:在工作里,怎么掌握职工的心理动态呢?

  沙仲达:察觉,观察每个员工的心理波动,怎么不高兴,有什么想法,是不是遇到了难题……有功夫的时候,直接跟他们聊,好多事一块儿玩着就了解了。

  记者:怎么解决工地生活比较艰苦的问题呢?

  沙仲达:在外埠,尽一切可能安排好职工的住宿,饮食和业余生活,让职工多找到“家”的感觉。现在我们长治项目部为职工宿舍配备了电视、衣柜、桌椅等必备设施;每天用餐,大家围在一起边聊边吃边看电视,同时配备公共浴室、洗衣机等生活设施,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卡拉OK等娱乐设施。

  记者:在技术上,怎么保证所有人齐头并进呢?

  沙仲达:这里面就有一个科学技术在施工管理上的应用问题了。比如长治两公里多的道路施工现场,全部在项目部的视频监控之内。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全程督导,统一指挥,使施工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始终处于受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