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 党组织建设
党组织建设

疾风知劲草 平凡见高洁——记市政集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张高原

发布时间:2012-11-05 浏览次数:1,397 次

    张高原,42岁,现任集团一处财务部副部长兼京良路项目部财务负责人。他曾八年如一日,扎根外埠一线,抛家舍业,服从大局,毫无怨言,成为激励一处职工走出北京、开拓外埠的榜样。

艰苦中磨练

    2004年,张高原到了内蒙古的哈磴34标工地,对于从小没出过北京的张高原来说,他不曾想到这是他8年外埠工作的开始。
    初到哈磴,项目部先后打了两口井,但水都是苦的,既不能喝,也不能洗澡。生活用水只能靠水车从外面拉。有限的水资源除保证吃饭饮用外,所剩无几,洗澡成为了奢侈享受。即使是夏天,也只是在洗脸时擦巴擦巴身子。西北昼夜温差大,夏季中午,屋里成了蒸笼,热得恨不得扒皮,夜里睡觉又冷得不得不盖上被子。每年的春夏之交,可怕的沙尘暴肆虐,几米外看不见东西,桌子上、床上、嘴里、鼻子里、耳朵里都是沙尘。一次,深夜2点多,沙尘暴骤起,狂风掀飞了房顶,张高原和同事们蜷缩在床脚不敢动,也动不了,因为睁不开眼。天亮风停后发现,很多东西没了,连鞋也没了,都埋进了沙尘里。
    张高原后来到南方工作,面对的是另一番景象,梅雨季节连续数月不见阳光,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闷热的天,睡不着觉,蚊子在空中汇集成黑压压一片,翻滚着追人叮咬,仅听那嗡嗡声,就使人心烦意乱。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张高原一呆就是八年,顽强的毅力支撑着他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一项项领导布置的任务。

艰辛中耕耘

    刚一踏上哈磴的土地,张高原便主动张罗起了工作。跑银行、转工地,接洽业主、建筑单位,不到半个月,理清了各单位关系和工作脉络。一般情况下,财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跟数字、单据打打交道就能把工作完成,但是,张高原经常抽出时间转工地,他要看看发生的费用到底干了些什么,看看进场的材料是否与单据相符,是否与合同相符。财务出身的他,带着学习的态度了解施工工序、工艺,很快成为一名精明的财务管理者。转战天津、江苏各工地后,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工作方法。
    他参与的都是合作项目,最难的是与当地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资金是施工的命脉,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他要不停地在甲方代表、银行、施工单位之间斡旋,有计划地为工程“输血”。每个新工地都要跟新面孔打交道,互相不认识,一切都从零开始,但经过长时间接触,彼此建立了信任,并结下友谊。
    长期在外埠工作,张高原不免有难以排遣的内心焦虑。三十多岁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张高原常年在外地,时常担心家里老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孩子的学习是否跟得上,妻子能不能扛得住繁重的家务等等。然而,想归想,只要一投入到工作中,张高原立刻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充满了动力。每天上下班虽然有时间规定,但张高原总是超负荷运转。

坚持中成金


    人常说“百忍成金”,张高原不是“忍”,而是“坚持”。工作中坚持原则,生活中坚持朴素,做人上坚持朴实,精神上坚持乐观向上。
    从内蒙哈磴34标开始,张高原先后经历了天津项目、江苏无锡342项目、宜兴渎边公路改造工程、S333高邮段特大桥等BT工程。 BT模式下,财务核算的重点在于资金的管控,既要保证工程资金的正常流转,专款专用,又要防止合作方以各种名义抽逃、挪用。但作为分包方,总想打资金的主意,所以总少不了摩擦碰撞。张高原作为总包方派驻的代表,主要的责任就是管好“钱袋子”。对待不合理要求,他始终坚持照章办事。几次碰撞之后,大家都知道张高原坚持原则,并且他对施工、现场、合同都清楚,在他那里没有捷径可走。时间久了,反而对张高原平添了几分尊重与佩服。每一个工程他都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地方政府、甲方、银行、施工单位的信任和赞许。

    除了做好财务上的事情,张高原还负责带徒弟,他耐心细致地指导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学生,时常在下班后,利用同住宿舍的优势做“家教”,带出了一个个强手。
    2010年,张高原兼任江苏高邮项目党支部书记。面对新角色,张高原用他一贯严谨认真的态度,虚心学习,潜心思考,很快便进入“状态”。经过生活会、谈心等活动,他深得职工们的信赖,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连外单位的人员也时常请他帮着解开心里的疙瘩。
    张高原就像一颗小草,无论土地多么贫瘠,只要春风吹过,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为大地带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