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市政要闻 > 工程动态
工程动态

市政集团工业基地项目“落子”渤海湾!

发布时间:2021-04-08 浏览次数:453 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月8日上午,随着一声响彻海湾的“开工汽笛”,市政集团曹妃甸工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标志着“北京市政”在积极融入京津冀发展战略、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再次迈出坚实一步。

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华森;曹妃甸区委副书记、区长侯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庆河,副区长刘子阳;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妃甸区商促局党组书记李如忠;曹妃甸新兴、中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牵头负责人李红海;市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维民,副总经理张晓川以及曹妃甸工业基地建设办、市政四公司、市政六公司、市政科技公司主要负责人出席开工仪式。仪式由市政集团副总经理张晓川主持。

仪式上,市政集团曹妃甸工业基地建设办主任朱继晨介绍了项目情况,市政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翟永山代表施工单位发言。

曹妃甸区委副书记、区长侯旭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曹妃甸工业基地开工建设,是“北京市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沿海临港转移布局的标志性工程,必将对唐山曹妃甸实现高端装备制造提档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唐山市委、市政府,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将继续营造良好环境,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支持“北京市政”在曹妃甸的发展,一同为京冀协同发展助力加油。

最后,市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维民致辞,并下达开工令。张维民指出,市政集团曹妃甸工业基地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唐山市“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和曹妃甸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市政集团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依托曹妃甸工业基地,着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材料研发以及智能建造、轨道交通等领域深耕细作,笃定前行,努力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港双城”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唐山市曹妃甸区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两环”核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级战略的重要连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列为四大战略合作平台之首。201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曹妃甸时指出:要努力把唐山、曹妃甸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市政集团曹妃甸工业基地依托该区域交通、原材料、政策、发展等众多优势,将钢结构制造深加工、盾构机再制造、地下工程设备制造、智能综合管廊制造与建筑业高新建材、新材料生产、研发相结合,积极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趋势。

基地总占地面积548亩,总规划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钢结构加工与盾构机再制造项目占地面积234亩,其中,140亩拟建设钢结构加工基地,以工业钢、条钢为主,建设现代化全封闭厂房,实现流水线封闭作业,年加工量5万吨以上,另外94亩拟建设盾构机再制造项目,主要包括盾构机的再制造、维修、保养、存放等业务内容。二期人工智能化设备制造及预制结构件项目拟规划314亩,用于地下工程设备、智能综合管廊制造和高新建材、新材料生产研发中心、工程研究所的建造以及集团子企业部分制造类项目搬迁。

基地在设计规划上秉承“一纵、一横、一环、两核心、多节点”的核心理念,从园区发展的角度长远考虑,统一规划,布局严整对称。“一纵”:园区沿北通东路规划纵向园区主要形象轴线,形成以检测中心、核心办公区、生产车间为主要展示节点的序列关系;“一横”:沿中日四道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轴线,形成以生产车间、生活区、办公区、远期发展园区为主的功能性轴线序列;“一环”:园区内部自成环路,方便各功能联系;“两核心”:检测中心作为园区主要形象口,着力打造园区门户形象,项目中心区规划中央广场节点,形成园区主要办公区域中心;“多节点”:生活办公区内部设置庭院景观节点,丰富园区内部人员日常工作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