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首都建设报 18个月建成了一座50万吨水厂

发布时间:2015-05-21 浏览次数:1,371 次

 

5月20日《首都建设报》4版

    一个有66名员工的项目管理团队,却在18个月内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50万吨水厂,还在施工期间完成了12.7万字的项目管理制度汇编,目前正在编制国内首部水厂建设全流程管理实践经验总结。这个项目部就是刚刚获得市模范集体的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二处郭公庄水厂项目部。

    建百年“南水”转换器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千里之外的丹江水长途跋涉1276公里后在这一天涌入京城并通过郭公庄等水厂转化为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

    时隔半年,再来到位于南四环花乡桥南侧的郭公庄水厂,与此前施工正酣时的情景不一样,现代化的水厂整洁有序。

    “众所周知,郭公庄水厂是一项政治工程,只有通过它,历时12年之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才真正发挥作用。而对于我们项目部员工来说,郭公庄水厂又是一项关乎市政集团荣誉和形象的工程。”郭公庄水厂项目经理岳仁峰说,郭公庄水厂的水处理工艺和链条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最完整的,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水厂,其中紫外消毒、膜处理等技术在国内均达到领先水平。同时,它也是北京新世纪以来兴建的最大规模的供水厂,一期日供水50万吨,将有效缓解京城高峰用水压力,优化整个市区的供水格局。

    面对这样的重任,虽然市政集团曾建设北京最大供水厂——第九水厂、当时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项目部依然“严阵以待”,在开工伊始,就提出了“保水质、建精品、创鲁班”的高规格质量目标,“要把郭公庄水厂建成百年水厂。”

    当然,要建好这样一座目前国内外水处理工艺链条最完整、处理工艺最先进的水厂,建设者们遇到的困难很多:综合标准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复杂、数量繁多……不过,项目部以科技创新作为突破施工难题的“利器”,以项目部16名党员为骨干,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并聘请老专家进行指导。对于每一个重要节点和技术难题,都要反复会商,一遍遍模拟试验,一路攻克了许多施工和技术难关。

    新工法铸牢12个大“碗”

    在郭公庄水厂碧绿的草坪间,一排排银白相间的水处理建筑像是工厂里的大厂房。如果在施工时走进水厂,很多人第一眼注意到的却是如今被“盖起来”的12个“大碗”。 这是水厂机械加速澄清池。它是水厂的主要结构,“南水”在这里进行混凝沉淀,泥土杂质分离,清水提升上来。它的外观就像一个巨型的“大碗”。每个“碗”直径29米、深8米,单碗承载近3000吨水,这样的碗一共有12个。

    郭公庄水厂要成为百年水厂,这12个“碗”可是基础。“施工时如何打造坚实可靠的‘碗底’,是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岳仁峰说,项目部科技攻关小组昼夜工作,连续研究了一个多月,传统的机械夯实不行,深度换填行不通,灌装桩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眼看着“关门时间”一天天临近,可这“大碗”地基的施工方案还没“落地”,大伙儿都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岳仁峰提出试试“夯密挤扩桩”方法。

    “这个方法没有先例,用多大粒径的石子,水泥、沙子占比多少,能否达到地基承载力要求等等,都需要我们自己寻找答案。”最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反复地现场试验,岳仁峰带领团队设计出一整套关于水厂构筑物地基夯实施工的方案,经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

    目前,这项施工工法正在申请专利,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而类似这样的技术创新,该项目部还有十几项。

    18个月打赢荣誉“保卫战”

    赶在“南水”进京前,建好“南水”“转换器”,也是郭公庄水厂项目部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受前期拆迁制约,郭公庄水厂开工比计划推迟了半年多,直到2013年3月底才正式开工。

    不过,起步虽然晚了,水厂的竣工节点却往前一提再提。项目总工程师张永军介绍,为了抢回工期,项目部采取“市内工程、外埠管理”的模式,所有工人“5+2、白+黑”全天候盯守工地,职工如果有急事,请假都要按小时计算,近乎军事化管理。就连机关部室也常驻水厂办公,全员上阵。

    伴随着水厂施工的“快节奏”,现场所有人都“蛮拼的”。最忙的时候,水厂工地每天现场的专业施工队伍就有十几支,总人数有2600多人。热火朝天的现场,作业队白天、黑夜两班倒,特殊工种三班倒,施工进度一刻也不耽搁。

    郭公庄水厂项目部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5岁,年轻人占了多一半,自然干劲儿足。可是,问题又来了——年轻人多,可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却不多,这可苦了张永军。一方面,他晚上抽时间给年轻职工补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一边干一边教,更好地应用施工新技术。就这样,他白天忙技术、定方案、跑协调,晚上学知识、做课件、搞培训,一个人担起了两三个人的活儿。水厂抢工抢了一年半,张永军跟着忙碌了500多天。   邵春田老师傅是业内知名的工艺管道专家,虽说上了年纪,但干起活来却一点不输年轻小伙儿。2014年夏天的一个晌午,工程正走到大管径输水管线与各工艺设备对接阶段。长时间在室外高温作业,邵师傅晕倒在工地上。同事马上把他扶到室内休息,并安排专人照看。可不一会儿,老师傅人就不见了。原来,他又回到了现场,无论大家怎么劝他回去休息,他都不肯。他抹着头上的汗说:“施工正在管线衔接的关键时候,一旦出偏差,很可能就对不上牙。让我躺在床上,心里咋能踏实?”

    “在项目部,像我们这样的员工还有许多。之所以能创造18个月建成一座现代化50万吨水厂的奇迹,也是因为大伙儿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能兑现对业主和社会的承诺,捍卫‘北京市政’的荣誉。”岳仁峰说。

    12.7万字“汇编”  传承经验

    聊到最后,岳仁峰感慨地说,经过郭公庄水厂工程的锤炼,项目部形成了12.7万字的项目管理制度汇编,能把大伙儿建水厂的经验传下去。

    “这本汇编分为两部分,从2012年开始编。我最初是想在市政的施工传统和经验上,用完善的制度把项目管得更精细。”岳仁峰介绍,施工前,项目部把能固定下来的“规矩”都拟成了制度,“用制度去管人,远远比人管人、人盯人强得多,任何事务都有标准,管理起来就很方便。”

    翻开这本厚厚的汇编,记者看到,项目部各专业、施工各环节之间都有相对应的制度,既有传统的工程安全、质量方面的详细制度,又有对外施队和劳务队伍的管理制度,更细致的是,还把制度细化到项目部各项例会的开会时间。

    水厂完工了,就像亲眼见证自己的孩子长大。从去年开始,岳仁峰带领项目部各部室着手编制“郭公庄水厂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像我们过去建设地铁时就有丰富的资料可供查阅,甚至有一些院士主编的资料,但建水厂时却发现,国内唯独水厂建设方面还是一片空白,仅有一些专业知识,而没有一部资料能全部把一座水厂从头到尾的建设过程叙述下来。”早在施工时,岳仁峰就萌生了编一本水厂施工过程的完整总结。

    “现在初稿已经差不多了,估计完稿能有十来万字。”接下来,郭公庄水厂项目团队还将与相关理科学院专家教授合作,仔细审核这一文稿,保证其专业性和准确性。

    “希望我们编制的汇编和总结能为今后承接同类工程提供宝贵经验。”岳仁峰说,今后,他们也将继续把这种“责任与担当”发扬下去——带到下一个水厂,带到下一项工程。